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文玩核桃

当代文玩核桃市场现状,2022市场展望!

2022-07-07 13:51 浏览:
文玩核桃的价格确实降下来了,玩家面对今年的市场应该怎么选择呢?

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文玩市场主要有四方构成。

玩家、藏家、商家、核农。

我想用两个字分别来概括这四方对如今文玩价格影响的态势。

玩家是“看戏”,核农是“唱戏”,商家呢,

主要是一些专营文玩的是“演戏”,而藏家是“听戏”。

玩家对文玩核桃的爱好,经历了从求大个到求名品再到追求野生小众,

最终发现找一对儿适合自己的,能玩出来核桃才是王道。

也就是越来越从冲动消费转向更多的理性状态。

随便你市场价如何波动,越乱行市,我就越是按兵不动。直到遇到真正让自己动心的才会出手。

对于市场上跟风炒作,各种的潜规则,玩家群体普遍拥有了一定的抵抗能力。

也逐渐认清了自己在市场大环境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信息不对等、认知层级较低的状态。

 

玩家对市场核桃的看法

我想玩家对市场核桃的看法至少分三个等级,或者三个状态。

一是能明确知道,低价位核桃

就是直播间里几十的那种,或者一两百的,

就是纯练手级的,不会对这种核桃抱持着能收藏的想法。

练手练废了,扔了也不可惜。

二是摸到顶级皮质门槛的核桃

作为步入收藏品殿堂的敲门砖,大概价格控制在一千到三千之间的。

可以帮助玩家更好的理解精品皮质核桃上手初期的一个盘玩保养方法。

这既符合玩家对品质的要求,又能防止一旦错判带来过大损失。

三是玩家对于收藏级核桃的一个需求。

就是追求卓越,这对核桃,一旦要收了它,必须在某一方面达到顶级,

皮质好只是基础,配对是这个品种里,至少在某个尺寸中要是数一数二的。

同时保证品种必须是主流的,

就是过了若干年不能拿出来让人嘲笑说这个品种淘汰了没有人玩了。

 

玩家的“看戏”呢,表现在许多方面。

他们经常流连于网络直播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出价环节一再的突破卖家的底限,

在主播“您捡大漏了”,这种恭维下获得成就感。

通过围观直播将获得的低价信息进一步扩散到所有网络环境中,

以为掌握了文玩核桃成本控制的密码。

为核桃圈价格低迷进行着持续的注解。

某种意义上,这也刺激了一些中小商家乃至一些“著名”核商对市场的判断,

将未来的市场定义为低端核桃的市场,

不再愿意承担更高的成本风险去寻找品质更好的核桃。

但是玩家又是心虚的,正如以往多次提到的,

市场混乱的源头,起始于玩家需求的盲目性。

现在的玩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联盟体系,像一盘散沙。

一些基本的利益诉求无法得到商家的回应。

在核桃知识储备上和对市场认知高度上都无法与商家匹敌。

导致了商家利用认知差对玩家进行降维打击!

 

现在流行的“打底”和“上钢丝刷”就是一个例子。

我也跟一些教打底的商家聊过,他们也都认可“顶级皮质不需要打底”这个说法。

这些方法完全是针对皮质等级低下核桃的一种策略。

作为最广泛的玩家群体,却只能被一小撮数量的商家牵着鼻子走,耍得团团转。

面对混乱的市场价,玩家内心是疑惑的。

低价对应的是品质低劣,高价对应高品质,

这才是玩家认知中最成熟的标准模型。

在与商家沟通过程中这种潜意识会不知不觉的表现出来,

我觉得商家也能察觉到这份心思。

那么,现在玩家也很明确,如果品质能保证的前提下,

玩家是可以提高心理价位的。

而玩家最为在意的品质情况,整个市场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商家各说各话,一家一个标准,玩家只能被动地选择相信谁,不相信谁。

在一家抓的核桃,到另一家被喷的一无是处,

这就更让玩家感到迷茫,只能选择继续观望。

顺便提一句,其实标准早就有了,作为市场存在的主体服务对象,

玩家的最高利益就是整个市场存在的意义。

 

温柔在十年前就已经分析过这个问题了,玩家的诉求主要分两个方面,

我玩的这对核桃会不会白搭功夫,

玩到最后发现核桃品质有问题,或者玩不出来老核桃的效果。

玩出来的核桃到底有没有收藏价值,能不能在藏品市场得到认可。

如果可能,想要知道玩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这对核桃能对等的一个价位。

总之,就是玩家对文玩圈标准迟迟不明朗的一种焦虑感。

当然,这个话题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谈。

核农的“唱戏”原因由来已久,

那么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四座楼大量嫁接上市。

那一年核桃的产量是丰收的,相比于前一年增产了十倍以上,

很多核农本以为,可以按照去年的价格销售给核商。

没想到所有的核商就是不接手这些核桃。

包括温柔在内,好多商家进山包树的时候,

摘下一两个果扒开看一下就走了。

因为年景的关系,当年产地80%以上的嫁接果出现了黄尖花皮现象。

 

核商因为品控原因不敢接手产地大量的问题核桃,

致使一些核农,不得已将自家的核桃从山里直接拉到市场进行销售。

而市场上的玩家大多数都是新手,

对于品控这块基本不懂,只知道去年四座楼的价格超高。

这一大批问题果涌进市场,打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名头,

低价走量引起热销,这让这些核农们狠是割了一波韭菜,赚的盆满钵满。

回去一传十十传百,村里有点行动能力的年轻人都拿着自家核桃往市场跑。

北京潘家园,13年我去的时候,十个摊位有八个是卖青皮的。

摊主都是各地山里的核农。

本来这些问题果应该被废弃的,

随着核商的品控被隔绝在市场之外,只有一部分品质好的有资格进入玩家手中。

但这些问题果不但没有被废弃,还被核农在市场上玩出了各种新花样。

 

赌青皮的火爆

随着核农的脚步遍布了全国各地,大中型城市的文玩市场都有了这些人的身影。

有一段时间,我仅凭国内新加好友的数量,

就能判断出核农去哪个城市开辟新市场了。

越来越多的核农参与到直接销售环节,

许多人不讲武德,利用种种手段欺骗消费者。

以往只能在8月份下树季见到的青皮摊,

后期从6月到12月都能见到,现在更是发展成全年都可以赌。

在抖音刷到一些视频,青皮的颜色都已经黑透了,跟煤球一样,

明白的都知道这样的早就不能玩了,却还是堂而皇之的在销售。

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只是因为单价都不高,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声讨,

只要文玩圈一直有新手不断加入,就不乏给这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而且随着网络直播的普及,原本行动力差的女性核农一改劣势,

大量产地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始加入了直播销售大军。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新增文玩类直播间数量都在十万以上。

 

这给市场带来三个新的问题。

一是直播展示速度太快,看不清核桃的具体品相就卖了。

二是销售人员不懂核桃,是花钱雇的,上一天班挣一天钱。

一个不懂的人跟一帮不懂的人瞎聊,能有什么结果?

三是给低品质核桃留下生存土壤。

因为可以低价走量,这会促使各种瑕疵品大量流入市场,

进入玩家手中,进一步挤压精品的生存空间,

最后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

昨天看到某表的直播间公开销售带虫眼的四座楼,

标价388,竟然好几个人在抢。

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著名核商,特别是上过电视的,总体上这个态势是“演戏”。

演戏,跟唱戏本质上的不同,在于不仅要会唱,还要说学逗唱样样精通。

从事核桃年头较早的核商都还记得曾经被核农支配的恐惧。

在产品上高度依赖核农,不希望核农跳过他们直接对接玩家,

也不希望核农将市场上卖不掉的核桃转手卖给他们。

在现今这个市场形势下,核商的生存空间是被一点点挤压的。

但是市场又不能缺了核商,因为真正掌握知识的是他们。

站在整个产业链中心环节,可以总览整个经营流程,

经历过整个市场从无到有,无数次波动的过程,

对品质风险把控最到位,按照现在职场最流行的说法,

核商的角色就相当于产品经理。

当核农的利益跟玩家爱好形成冲突的时候,这个市场将受到最直接的冲击。

 

市场缩减、爱好转移,

一旦玩家真的对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核农代表的市场现状,

彻底丧失耐心的时候,这个行业也将迎来尽头。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来说只有核商具备更高层面的大局观,

也只有核商有能力也有意向去挽救这个行业。

但核农毕竟是上游提供商,还得给他们一些面子,

所以对于核桃的收购,

有些明知应该淘汰的品种和树,还是需要自掏腰包消化掉。

但是好的核商是会提醒核农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该怎么选育品种和改良才更符合玩家利益和市场需求。

只有做到这些的核商,

才有机会成为平衡整个市场各方面势力的压舱石,才有可能让市场逐渐往健康发展。

一对核桃从新到老至少三年起步,五年方能有所小成,

如果盘玩时间超过十年,就会被划归为藏品,

可以进入收藏品市场流通了,这时候才是藏家们出面挑选的时候。

可是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藏家们的处境却异常尴尬,他们是最倒霉的。

如果是一个健康的行业,行业标准透明,生态健全,藏家应该是最舒服的,

属于纯粹“收割者”的角色,只需要提前找好目标,收藏起来坐等升值就可以了。

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群无法掌握手中藏品价值的群体,

核桃圈的藏家,一直都是“被收割”的。

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品种炒作”,市场主流宣传的风向一直在变。

早期因为电视台宣传需要嘉宾进而推出了几个核商掌握着市场话语权,

现在则是网络宣传为主,

让一些家里有树的核农转而成为了炒作的幕后黑手,利用网络效应进行宣传。

每一个新品种的兴起,伴随着的都是曾经爆品的衰落,

这种市场导向让藏家们无所适从。

 

核桃圈的藏家,一直都是市场的牺牲品,他们憋屈、无奈。

06年最火的鸡心,老藏家手里最多的,价格却一直上不去。

07年最火的白狮子,藏家手里也有一大批,

却是现在市场老核桃作假最泛滥的品种。

直到2012年最火品种四座楼,

市场价被炒到顶峰时期树王六面绝配10万一对,现在市场上嫁接的50一对遍地。

这也是曾经被大V猫管吐槽过的事,还上了热门。

当然,这种事一直都存在,有其必然性,

猫管不是很专业,毕竟人家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这是有隐情的,以后有机会给大家说说。

刨除隐情不论,至少在表面上,任何品种的价格都是一路走跌的,

市场从来不是理性的,大众群体都是买涨不买跌。

进入这个圈子的藏家们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他们手里所有的藏品,都贬值了。

除了品种原因,还有市场作假做旧泛滥,藏家们的知识不够用了,

好多老核桃做旧手法之高明,让人目不暇接。

 

机刷、刀修、药泡、上砂纸,就连最主流的钢丝刷打底儿,最早都是从做旧老核桃的方法演变而来的。

这些情况造成市场对老核桃产生了极度不信任的感觉。

也致使藏家们对整个行业产生了失望情绪,只能选择继续“听戏”。

在跟好多藏家交流的过程中,我讲过这个观点。

从一个从业十年的行业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收藏老核桃最佳的选择,

应该是避免那些来路不明的核桃,应该尽量找资料健全的,有完整核桃盘玩记录过程档案的,

可以追溯到一对核桃是哪棵树,是谁玩出来的,

玩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将这些真实资料跟核桃进行捆绑收藏。

我觉得这将是最符合藏家自身的利益。

但缺乏产业经验的藏家们,在市场各方利益角逐下,这种前景难以实现。

那么,刚才我用

“看戏、听戏、演戏、唱戏”

来概括整个2022年文玩核桃圈的市场形势,

算是温柔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至于魔核的小伙伴,完全不需要担心市场形势对核桃价值的影响,

因为我们在做事之初就考虑到这些问题了,

有“玩家全程监督反馈体系”的支撑,

只需要跟着指导人员的步调走,玩家都是可以自然过渡到藏家级别的。

你们自己就是手中核桃的见证人,作为亲历者,

你们有资格证明它的价值,绝不会被市场低估。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公众号

交流合作,加文玩哥微信